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0:04 点击次数:53
图片
dú shū zhǒng zǐ读 书 种 子
一、'读书种子'的含义读书种子:指有家学渊源的读书人。多指在文化上能承前启后的人。二、'读书种子'的出处
成语“读书种子”出自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书种文种》:“士大夫子弟,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,有才气者出,便当名世矣。”这句话意思是:士大夫的子孙后代不能中断读书的传统,要保持读书的风气。如果有才华和气质的人出现,就能够闻名于世,成为一代名人。北宋时期,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,士大夫阶层在政治、文化、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。黄庭坚(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)作为士大夫的一员,深知教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。他不仅在文学和艺术上取得卓越的成就,还非常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。他在《山谷别集》中提到:“四民皆当世业,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,斯可矣,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。”在这里他指出,士大夫家庭的子弟应当具备基本的道德修养,如忠、信、孝、友等,这是立身之本。然而,更重要的是,他们不能断绝“读书种子”,即不能放弃读书的传统。黄庭坚认为,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,更是为了培养人的品格和气质。通过读书,子弟们可以开阔视野,提升思维能力,从而在社会上崭露头角,闻名于世。黄庭坚的这一思想,不仅在当时得到广泛的认同,而且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也被不断传承和发扬。后人由此典故提炼出成语“读书种子”。不仅指代爱读书的人,更强调其在文化传承与个人成长中的作用。三、'读书种子'的示例
自自己有些天分,又肯用功,就是个“读书种子”。(朱自清·《论雅俗共赏》)不管香不香,开卷总是有益。所以世界上有那么多有书癖的人,读书种子是不会断绝的。(梁实秋·《雅舍小品·书》)
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,不少人是“读书种子”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